口述档案访谈报道:崔仲平教授

作者:   时间:2016-12-05   阅读:   

口述档案访谈报道:崔仲平教授

(12月5日讯)口述档案让历史鲜活,让岁月“留声”,校史与医史的发展是我校弥足珍贵的历史回忆,如何让记忆留存,让校史文明传承下去呢?近日,我馆通过与崔仲平教授及其女儿崔为教授面对面的采访与交流,以其回忆往昔为契机,了解其在成长历程、工作经历、学习生活中背后的故事,体会其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奉献精神,见证医古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弥补校史空白,生动还原并传承我校的历史原貌与中医文化精粹。

访谈期间,崔仲平教授详细耐心的讲述了创作我校校训铭文及校歌歌词填写的过程,对于学校楼宇建筑、医古文教研室的旧貌新颜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访谈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崔老对于医古文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态度,尤其是崔老谈到自己与学生的故事时都津津乐道。为了从不同视角来达到口述档案的全面性,我馆于12月2日也对崔仲平教授之女崔为教授进行采访,崔为教授以女儿、学生、工作属下的三个视角详细的绘制了父亲慈爱、老师严厉、导师博学的形象,除此之外,崔为教授也梳理了我校医古文学科的发展脉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校学科发展史也留存下中医教学中的特色之处。

 

崔仲平教授口述档案访谈共形成声像档案约174分钟,音像档案约121分钟,照片档案6张,文字材料约3万5千字,实物档案有崔仲平教授亲笔书写校训铭文1张(宣纸),崔仲平教授创作随笔5册、诗集2册,净月涟漪(崔仲平诗选)1本,校园风韵(崔仲平)1本,突出贡献教师奖证书1张,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丛书编纂委员会名誉主审聘书,净月涟漪(王之虹题写书名)信封1个、白纸题字4张、宣纸题字1张,校友严玉林诗作复印件36页,崔仲平教授亲笔书写为档案馆口述访谈赠诗6首等。

 

                                                             责任编辑:李 洋